《大亨小傳》
一直很喜歡這種俱有時代背景故事的電影,像《on the road 浪蕩時代》,《Thelma & Louise 末路狂花》也是
非常的喜歡裡面的配樂,在五光十色的空間中仿佛自己也身處在party中
這個場景的美術真的太厲害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Gatsby對Daisy的愛,不是主角間的錯綜的關係
是在華麗絢爛的鎂光燈及節奏後剩下來的垃圾還有空虛。
就像是反應了一個時代後興勝過後的蕭條,當時大家對美國夢的期待以及落空
美國夢(American Dream)
源於英國對北美大陸的殖民時期,發展於19世紀,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亦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富裕,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通常這代表了人們在經濟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
許多歐洲移民都是抱持著美國夢的理想前往美國的。儘管有些人批評美國夢過度強調了物質財富在衡量勝利和快樂上扮演的角色,但許多美國人的確認為,這種獲致成功的機會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找不到也並不存在的。因為與其他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在美國擁有的經濟自由相當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當有限,這使得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極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過自己的努力邁向巔峰。
相反於浪蕩世代的是揮霍生命的方式,同樣是放手,一個奔向了酒精煙草的懷抱,一個投入了物質金錢的懷中
只是都在掉下洞裡之後發現轉過身來這世界閃亮依舊,自己卻再擁有一切之後一無所有,而新的人又再次掉下,不斷輪迴直到世界崩毀
看完浪蕩世代時曾經寫下:
我們都還在路上
沒走完再回頭永遠不會知道我們是哪一種的
我們都需要酒精菸草,也需要五光十色的節奏,正因為我們走過,感受過多美好,才知道有多空虛
有趣的是上一次看完我想起了Montana,2011年的夏天在那個州無限美好的風光
這一次想起了wildwood,夜夜笙歌的小鎮,有你們狂歡且宿醉的每一天
一切都沒什麼不好的,一切都非常好的,因為走過了一切你才會懂,有如他們就算所謂的美國夢破碎了又如何,至少踏上過了這一次
對Gatsby與Daisy的愛情其實滿無感的,雖然一開始的“神祕富翁Gatsby,總是夜夜在自家豪宅舉行大型晚宴只為了有一天可以邀請到心儀的女孩Daisy上門拜訪”
這行徑實在太浪漫了(錢砸的浪漫哈)
反而喜歡圖片裡面這對,若有似無,好不容易的親密戲還被剪掉的這一對
印象深刻的是導演在解釋為什麼要把他們剪掉時,他說當他們開始以後,觀眾就會想知道接下來的後續,再對結局有所意見或感觸
於是他決定把焦點就放在Gatsby和Nick兩人的關係上
但演員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會帶出彼此之前的情素,最後當她以一個女主人身份問他要不要進門時,他說我受夠了,所有事所有人
她的眼神,她的轉身他的甩門,絕對都不只是一個主人被拒絕所散發的情緒
所以在看被剪掉的片段時就想果然。
看完之後的空虛感,就像Nick感受到的一切